今 2/11,剛從電影院出來,上網查了一些關於本片的資料,本片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並由勞茲.羅里格茲執導,並由詹姆斯.柯麥隆的《阿凡達》團隊所打造。
這部電影主要是在講述在 26 世紀,社會分為在天上的「天空之城」沙雷姆,統治著地上世界,一位博士在地上,也是由沙雷姆所丟棄廢棄物的垃圾場撿到一個殘破的機械少女,將她治好後開始藉由她的視角認識地上世界,並且從認識人類、歷經打鬥、接觸賞金獵人及死亡足球中慢慢重獲自己被丟棄前的記憶,並且喚起其戰士血液的奔騰,在一連串風波後(與帶領她熟悉這個未知世界的男孩相戀、加入賞金獵人、爾後發掘出沙雷姆的幕後背景與加入它的管道、以及晉升死亡足球賽者、被追殺⋯⋯),她明瞭敵人是沙雷姆上的名叫薩諾的人,她得突破難關至沙雷姆,挖掘深埋的身世及真相。
在看這部電影前,我並沒做任何準備,連她的預告都沒看過,只有印象於海豹上那雙大眼睛,連它究竟是機器人動畫還是結合現實都未知一二。但看完後,我突然明白導演的用意了。對於未來世界以及機器合成人類的電影已有不少部,類似於此劇情的描述也不是初次遇見,但是這部電影的特點在於它能凝聚主角艾莉塔的情感,這是使用了「動態擷取」技術,角色依照演員動作,再把她的畫面加以處理,但那對大眼睛,非常能夠表現艾莉塔這個機器人的細膩情感,或落淚或帶笑意,再來是她肢體、肌膚以及手指(做的精湛精巧)全都處理的非常有美感,將角色的「心」反映出來。
不只是艾莉塔本身角色的靈活、出彩(打鬥也非常流暢,帶勁而欲罷不能,許應歸功於超專業的特效處理、幕後製作以及飾演艾莉塔的演員羅莎.薩拉查)電影對於地上世界的拍攝也相當美麗,光線隨時都透著夕陽般的光輝,其實日落前的市集之感令人感到安全,甚至會想居住在那。
電影情節其實略帶新意,《阿凡達》團隊又成功製造出一部近未來的幻想世界,美輪美奐的令人嚮往,但其中有些像賞金獵人、賽車加格鬥般的死亡足球、男女主角可能背道而馳卻又互相扶持的愛情,都是似曾相似的電影橋段。剪接的部分我知道因為是翻拍漫畫,所以要在兩小時內灌入所有資訊是不太可能的。這部電影畫面的特點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給予艾莉塔的特寫,不論臉部或手部,讓觀眾更中意她,也更能嚐到她合成機器人外表下的一顆欣喜、熱切的心。(隨著劇情將還有她的喜怒哀樂、勇氣、覺悟以及自信,最後是堅定不移)。但劇情流動給我的感覺是一直猜不到結尾是何時,通常的高潮迭起,再來回歸平常值,帶一點惆悵後面對結局。對於這部電影完全不適用,它像在衝浪一樣,情節上去、下來、上去、下來⋯⋯滑過一堆小山坡,我在面臨第五次上去下來~後就不再猜了,平靜等待電影結局。(但納入漫畫考量,如此特寫入心的角色,如此無冷場的拍攝,是非常出色的改編電影)
這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角雨果,雖然艾莉塔的表現可愛、動人、勇敢、彪悍、傑出、令人心疼,但雨果給我的省思卻最多。電影的最後是他的身體中劍、只好拋卻軀幹只剩頭部,爾後再接上新的機械身體(跟艾莉塔不同,他的頭部所有組織都還是人類血肉,而且沒受過跟女主一樣的格鬥訓練),然後,再被鉸鏈劃成一塊塊,只剩半條手臂跟頭,最後斷了前臂墜落。我就在想:一個人是如何把自己一步步逼到這種地步,先沒了身體,光是換上機械就令人難以忍受,若有好的、溫暖的人類肉體,誰願意將靈魂屈身在區區一副機械中?更慘的是這副身體完成沒三天就又被大卸多塊,他什麼都沒有了,一無所有、毫無價值、看到這一幕時我彷彿看到他身後曾經堆積起來的那些理由,他的夢想慾望,全都變得一文不值。
若真的有什麼是人在這個階段可提的話,那便不是自己的一切,而是他人的一切,自己愛的人,其餘全廢。恰好目前他愛的就是眼前抓著他的艾莉塔,在那一刻我只看到一個殘破的,連軀體都稱不上的胸臺,他被毀了,最後,連艾莉塔都抓不住,前臂脫落而墜)他居然變得如此無價值!雖說是因劇情推動加反派肆虐才把他逼上絕山,但說真的,他也並非全然是個好人。電影演到故事前期,我就一直在猜他說不定是幕後大壞蛋,因為在電影顯示出他替維克多(暫時性一集反派)工作之前,他跟女主角的互動:女主角悲傷於自己被丟下來,說不定自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機器女孩時,他並沒有什麼表示;而在女主角去看死亡球賽提及她父親可能的憤怒,他也只是(有意無意⋯⋯可能是無意)慫促艾莉塔去看。在電影前期,多次的接觸中導演彷彿並沒有要讓他們的情感有什麼穩固的東西好堆疊,比如發自內心的探掘對方內在美,比如強烈共同興趣、比如深過他人的擔憂或更細微的表露的情感痕跡,他們目前只存在著單純的吸引,輕易可壞之。直到他露出自己是零件盜獵者時我才發現:猜錯了他不是大壞蛋,只是小壞蛋為Boss 工作,而且還處於很容易轉回正義方的狀態。而這暗示他跟艾莉塔勢必要有一場對峙或衝突,或單純悲傷場景,但最後一定會被拉回去,總之看明白了一點,這個角色終於能夠定位了。
可是!當我在看到他最後前幾幕身體被劃開時,百感交集,一方面認為他的一切如鏡般破碎,不具意義。一方面認為編劇真不手軟,不論是艾莉塔還是男主角都是可以很逼真對待的死亡或身體重創都發洩出來,另外還有許多翻騰的糾結。但感觸最大的一點,我在想這是報應嗎?畢竟雖然是男主,但,他之前做的一切是:機械盜獵,先把人麻痺後把人四肢或內臟拆毀,被害人是機器之身,而途中會痛的部位誰知曉呢?或許是被襲擊的頭,又或者是拆掉後跟肉體失去手腳一樣的痛(我沒看漫畫所以不知),也可能機器就是機器,不痛。但是,想的入戲一點這些人被拆了手腳,被搶了最鋒利的武器,比無爪之獅還慘,簡直是沒有四肢的肉塊,他們看起來各個都樹敵無數,讓他們跟殘廢一樣躺在街上,又不會把他們送回家,晚上很容易就愈到致命敵人,而且還只能無力躺在地上連爬都無法爬,今天不遇到明天也會等到,這跟殺了他們有什麼不一樣?而且,雨果與維克多的對話中顯示要支付 100 萬才能去他心中的烏托邦,而當女主問他時他說只剩 9 萬就行,那表示他差不多已經用這工作攥下 91 萬,害人無數,為的就是想爬上沙雷姆。這等勾當可不是什麼為了女主而金盆洗手、女主感懷而哭就可以解決的,殺人當償命,不償命也要受過同樣的苦。所以那最後一刻,當鉸輪切開他的機械身體,應對的也是在聯通到沙雷姆的通道上,我感到非常震驚而諷刺,他或慾望或求生,而萌生的動機,最後還是被去夢想之地這條路給碾碎了。
我曾聽我的素描老師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天堂,天堂上住著許多人,在這片天堂的下方還有一塊土地,土地上也住著很多居民。天堂上的人們身體是不完美的,時常老化或者衰竭,而地上的居民擁有強健的身體,永不退化,卻日日希望能到天上,好奇著那兒有什麼?後來老師還講到有個女孩,在成年的的那天做了手術,沒有人知道成年手術究竟是何等內容,而她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被放到地上世界:她的身體不會老化了,因為現在她的身體已經是機械,在這個世界上為求永恆,把人們的體魄轉為機器人⋯⋯之後老師沒有再說下去,關於他們的意識也不了了之。
當聽完這個故事,我感到有點毛骨悚然又有些凜然,老師跟我們講的不止是在意識永存和身體永存的抉擇(或社會逼迫),但《艾莉塔.戰鬥天使》這部戲喚起了那時很深的記憶,從電影中所述推論,除了終極魔王諾斯,或許沙雷姆上的全是機器人(還有些出生在那的人類居民),而地上的都是人類,人類無所不用其極地想到那兒去,卻只能帶著器官及腦部上去(可能是被組裝成機器人吧,活的永恆),有種自由之軀配和不自由靈魂,或完全相反的狀態,與那個故事彼此有些許的呼應。
最後推薦大家來看這部片喔,保證擬造出令人耳目一新,欲罷不能的世界。且個角色的情感都相當豐富,幾乎是感情爆發。並且切入新世代視角、感受流暢有力度的格鬥技巧,可謂大為驚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