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妤

趙星心,一個普通的女孩兒,家世普通,長相普通,除了身高有172以外,她幾乎就是一個非常大眾的人,她最讓人羨慕的地方可能就是她的身高,跟她吃不胖的體質以及比例非常好的長腿了吧。每次只要和親戚朋友見面,一開口絕對是問:「是不是又長高了啊?」之後就開始說:「這樣的身高可以去做模特兒了啦,有沒有想去當模特兒呢星心?」但趙星心並不喜聽到這些話,一方面是那些親戚每次都是問一樣的問題,已經聽到都有些厭煩了,另一方面是她並不喜歡她的身高,她喜歡的身高是168,這被外人聽到可能會招人嫌,可能會被說自戀什麼的,但星心是真的不喜歡,因為拍照永遠都是最突出的那一個,還有就是很難交到男朋友(這個就是星心內心自己覺得了),反正討厭的地方很多,星心就是對長的高很不高興。再來就是她的家庭,趙星心是獨生女,她每次聽到有人說:「很羨慕是獨生子女的人。」她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她認為獨生女很累,很辛苦,而且很早就學會了獨立,因為你的小時候根本不存在玩伴,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扮家家酒、玩芭比娃娃,什麼跟兄弟姊妹吵架的,這都是星心很希望擁有的。星心壓力很大,她自己知道她的肩上扛著爸媽的希望,所以她給自己的壓力非常大,這都是她父母不知道的。而星心心理上是一個很孤獨的人,這個沒有人知道,因為她每次給人的印象總是大喇喇,毫不在意的形象,或許這些都來自於她的不安全感吧,她希望有朋友,有人陪,但結果好像不盡人意……。
開始改變的地方應該是在準備上國中的時候,那時因為媽媽不喜歡家裡附近的公立國中,所以就叫趙星心去考附近的私立女中(私立的學校都要先考是通過才能進去),星心成功考進去了,也因此展開她女校的新生活,剛開學大家都還在摸索跟認識,星心當然也是,而在開學過一陣子,有一次換座位,星心和座位附近的一個女生元元變成了好朋友,她們剛好聊到了少女漫畫,而當時剛好雙方都很喜歡看漫畫,所以就認識了。她們情投意合,興趣相同,很快就變得非常要好,熟到雙方兩邊的家長都認識。但是大家都知道,讀女校最麻煩的就是女生多容易吵架,勾心鬥角的,元元因為也喜歡運動所以就又認識班上的另一群人,趙星心也間接認識了她們。但是某一天,元元跟那一群吵架了,星心聽聞此事決定去詢問裏頭的一位(之後稱她為小妤),想了解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何會因此吵起來呢?星心是抱著勸架的心態去的,在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後,星心也給予了一些自己對此事的想法以及如何處理的方式,這些也僅僅只是星心自己的一些看法,想提供給他作為一些參考,後續過了幾天,星心就發現她們好像和好了,回歸像以前一樣的相處方式,小妤也來跑來向星心道謝,但沒想到這個災難竟然落到了星心身上,元元莫名其妙的不理星心了,這對元元來說或許沒什麼,但這對星心來講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一是因為她就跟元元最熟了已經太依賴她了,二是星心根本搞不清楚她做錯了什麼。之後小妤跑來跟星心道歉,說是不是因為自己所以害妳們吵架,星心能說什麼,當然只能說:「不是啦,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有的怨氣都只能自己吞下,她們倆冷戰了有一陣子,星心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寫張小紙條去跟元元道歉,而元元也接受了她的道歉,她們的關係成功的恢復到和以前一樣。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她們就要升高中了,在這期間,她們仍然有吵過幾次架,但都有和好,因為都是星心低下頭的去跟元元道歉,而幸運的是,她們也如願考上了同一所高中,雖然班級不同,但她們每天都一起上學,即便各自在各自的班級都有自己的交友圈,但她們的感情依舊很好,在假日有時間都還會一起約出來玩。因為在高一升高二時要分組分班,星心跟元元在這一次換班的機會也幸運的分到同一班,在這看似和平快樂的氣氛下,趙星心完全不知道之後發生的災難對她的傷害有多大。在高二下學期,星心的生日當天,元元一早就放了一個蛋糕在星心的座位上,一開始還不知道是誰送的,是等到下午大家幫她慶生時才知道,原來那是元元準備的,但在生日之後,元元就對星心漸漸冷淡,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幾天後就是元元的生日,星心用心的挑選禮物,裡面都是元元愛吃的巧克力及糖果,還寫了一張卡片,內容是祝福也有道歉,就是希望她不要在生氣,送完之後星心還跑去問她妳還有沒有生氣,元元說沒有,星心當真了,以為她們又和好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她們非但沒有和好,還漸行漸遠就像陌生人一樣,她們的友誼瞬間化為烏有,彷彿她們之前的美好回憶都不曾發生過似的,一直持續到現在。那段期間,星心想了很久,她到底是哪裡做錯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為何會變成現在這副模樣,她怎麼想也想不通,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在她的心態上發生極大的改變,外在她依然繼續和其他人交朋友,她依舊用她大喇喇的個性和許多人成為朋友,唯一不同的是,她交朋友但沒交「心」,她在那段慘痛不堪的回憶裡學到的就是—在還沒真正熟悉、深入了解一個人時,千萬別對那人有太多依賴,別有太多感情,因為吵架時妳一定是第一個低頭的,或許這件事完全不是妳的問題,妳仍然會低下頭去請求她的原諒,知人知面不知心,千萬不要盲目的去信任、去追求,這樣受傷的永遠都是妳自己。
再來說說趙星心的家庭,因為星心是家中的獨生女,她很早就知道自己未來應該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來賺錢養家,她知道自己要努力讀書好好考上好的大學,來回報給家人,但事實就不是如此,星心很不喜歡念書,她是為了父母而念的,在她的就學期間,她走的每一步都是照著父母的指令走的,她的國中,因為母親不喜歡附近的公立國中,硬是把她送去讀私立女中;她的大學,硬生生被困在了台北,她父母說如果要念南部的大學就必須念公立的,但可想而知不愛念書的星心根本沒辦法達到公立大學的標準,想趁機逃出父母的控制也無法達成。星心從以前就都是別人眼中的好學生,很聽家長的話,不會晚歸,要去哪都會報備,如果沒有報備家人就會打電話來詢問,或許在別人眼中這些都是應該要做到的,但星心就是覺得很不自由,她幾乎整個青春都被控制在家人手下,連她自己的科系都是問過父母的,在她上大學後,她放棄了追求她的夢想,就因為父母成天說著去考國家機關這樣畢業後就有份穩定的工作,她父母永遠不會知道星心為了他們她放棄了多少東西,只為了順著他們說的路走。在外人眼裡的星心是一個很照顧人,做事有條理的人;但在她父母眼裡,卻是懶散,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的人,知道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嗎?因為星心很少跟他們說過自己的事情,她父母其實根本就不了解她。每天面對她媽媽的冷嘲熱諷,講沒兩句就會酸她一句,就是在嫌棄星心有多麼的懶散不做事,但星心能說什麼嗎?當然不可能,只要一回嘴,一定會被念的體無完膚,星心只能隱忍承受,每晚在自己躲在被子裡默默痛哭,在無數的夜晚,星心不知自己已流過多少的淚。她真的很想搬出去住,真的很想脫離父母的魔爪,她待在家真的不快樂,完全笑不出來,有時候她都覺得自己快得憂鬱症了,她無法承受來自媽媽諷刺的言語,有幾次她是真的很想死,很想結束她這難受的人生,但她都沒去嘗試,每次都是依靠睡覺來解決一切,她覺得一叫醒來那些不開心的事就會跟著一起煙消雲散。後來她釋懷了,她想到一句話「在世界還沒放棄妳之前,妳千萬不要放棄自己」,她靠這句話來支撐她往後的日子,她仍繼續走父母說的那條路,只是心境不同了,被逼到不行時她依然會躲在棉被裡偷偷地哭,只是不會再有想要死的念頭,畢竟是為自己而活,沒必要受到別人的言語的影響而結束自己的生命,人生很可貴,有時危機就是轉機,或許下個階段妳能活得更美好。